2014年4月1日 星期二

培養學生帶著走的「閱讀能力」

       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,從只有語言進步到發明文字,使用文字紀錄,人類的智慧經驗才能不斷的累積,社會才能不斷的進步,因此,我們想要獲得前人的經驗智慧,就必須要靠閱讀。
        在小學的階段中,閱讀是學生重要的課題之一,無論是藉著閱讀來吸收書本的知識,還是藉著閱讀來從事休閒,亦或瀏覽資訊、吸收新知,閱讀都是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能力,而這項基本能力應在國小即奠下良好的基礎,才能使我們的學生適應資訊豐富多變的未來。

一、釐清閱讀的涵義
        傳統觀念認為「閱讀」是為了應付考試,為得到好的學業成績;是正式的「讀書」,是一項工作、功課;事實上,「閱讀」的涵義並不如大家想像的那麼狹隘。根據美國教育學者瑪莉亞歐‧克萊(Mariaclay)的定義,她說:「閱讀是一項獲得訊息(Message-gaining)和解決問題(Problem-solving)的活動,當此項活動實施得愈多,人的能力及適應性也愈來愈強」。她並且提及:閱讀活動的形態是包羅萬象,且是隨時都可進行的。
        國內教育心理學者林清山詮釋閱讀有四個層次:1.將字解碼(decoding),並決定這些字在特殊句子中的意義。2.將某些個別字的意義聯合起來,以完全了解句子。3.了解段落和段落所隱含的主旨,及原因與結果、假設、證明、含意和未明白說出的結論,甚至與段落主旨有關但暫時離題的觀念。4.評價各種觀念,包括邏輯、證明、真實性與價值判斷等問題。前兩個層次代表基本的閱讀技巧,閱讀者在這方面會逐漸達到自動化的程度;後兩個層次代表「推理」(reasoning)及傳統所謂之「閱讀理解」(reading comprehension)。

二、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
        為使學生在學習上有好的開始,增進其閱讀能力,是老師的職責:,教師在指導兒童閱讀上,可用鼓勵的方法,耐心引導,茲將具體策略列舉如下:

(一)行政方面
1.充實學校圖書設備,設置專業圖書管理人員
        學校為學生接觸知識最頻繁的場所,而圖書館為「知識的寶庫」,若學校能多充實圖書設備,並設置專職管理人員,將圖書管理資訊化,方便學生閱讀及借閱。       
 2.辦理閱讀活動
        教育學家杜威名句:「由做中學」,應用於閱讀能力的提昇上,正恰到好處,因此學校方面可多設計相關活動,如:找資料比賽、閱讀心得寫作比賽、說故事比賽、閱讀書香獎等等,讓學生由活動中學習,效果更顯著。
3.成立班級圖書角
        學生在班級學習的時間很長,好像是學生的另一個家一般,因此成立班級圖書角,是提供學生閱讀最簡潔的方式,讓學生隨時隨手可得書籍、可以閱讀,有家的溫暖、有書的芬芳、又有同學的互動,一舉數得。

(二)教學方面
1.讓學生熟悉閱讀的策略
         在國小三年級學科中,提到預習閱讀時的四策略:預覽(survey)、發問(question)、閱讀(read)、默背(recite),並提到複習(review)時亦應循此四策略,這是從美國教育大師RobinsonSQ3R引用而來,讓學生熟悉這些策略,在閱讀時才不會茫然無措,不知所云。
2.講故事
        不分年級性別,學生大都喜歡聽故事,教師在講故事時,最好先將書本作介紹,或是講完故事後,告訴小朋友故事的出處,讓小朋友產生好奇心,主動要去看這本書。
3.背誦詩、詞、經
        學生的記憶力非常好,押韻的文學作品,節奏清楚,容易上口,內容又包羅萬象,目前市面上出版的書籍也多,教師可抄寫在黑板上,教兒童朗誦,不但帶來快樂,也可以於潛移默化中發揮教育的功能。
4.鼓勵剪貼、蒐集資料
        要剪貼、蒐集資料,必先經過閱讀,長期下來,閱讀能力自然會提昇;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將作品發表或編成班刊,以維持其興趣。

三、書香喜」進行式
        在學習的歷程中,閱讀是重要的一環,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也離不開閱讀;如:看報、看電視、購買商品等,都少不了閱讀,更別說求職或在工作崗位上,更是少不了閱讀;在未來的世紀,要想超越快速的資訊知識,適應未來的社會,閱讀能力是不可少的。
       「教學之妙,存乎一心」,教學效果之高與低,老師佔著重要的地位;國小教育是基礎教育,許多能力須自幼以漸進方式,慢慢教導,閱讀能力即包含在內,而學生在學校學習,閱讀是學習的基礎,如何讓學生有興趣閱讀?增進學生的閱讀能力,進而在各方面都能快樂的學習,是所有老師責無旁貸的,亦是我們教育的目的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