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26日 星期二

陪孩子走一條健康的成長之路

 陪孩子走一條健康的成長之路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   每當晨間站在學校校門口迎接孩子們上學,常會看見很多溫馨的親子互動畫面,孩子們和爸媽攜手上學、或車輛接送情……母女親密的依偎、或是爸爸輕拍孩子肩膀!下車前或進校門口溫柔的一聲「再見」!讓人看了好不羨慕!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,天下父母心「望子成龍、望女成鳳」,希望一代比一代更好,這是天經地義的道理,也是人類進步的指標!所以能陪伴孩子走一條健康的成長之路,就顯得非常重要了!

    謹提出以下幾點親職教育心得分享:

  ㄧ、培養責任感

    教育期刊或專題報導過現代社會上有很多「直昇機父母」、「割草機父母」,隨時在孩子週遭待命,甚至如送快捷郵件般隨傳隨到,或上下學時幫孩子揹書包、拿提袋,其實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自己負責是非常重要的。很多父母或阿公阿嬤常會幫孩子收拾亂丟的衣服、襪子、課本、文具用品…,而且會一邊收拾一邊嘮叨,可是這樣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反覆發生、天天上演,根本沒有改善。問題可能出在孩子沒有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應該負的責任,也有很多父母習慣了替孩子收拾善後而造成。

 二、學習等待

    孩子的學習是需要時間的,有時不可操之過急,有句俗諺:「吃緊弄破碗」。很多孩子對新鮮的事物都保有一顆好奇心,會有動手觸摸、操作的欲望,但是父母親往往不給孩子嘗試的機會,認為孩子年紀小做不來,或是浪費太多時間,其實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,讓孩子一起參與,從做中學,是種珍貴的體驗,耐著性子給孩子機會、時間,相信會帶來很多可貴的成長經驗。

 三、容許無心之過

    孩子就是孩子!有時孩子也有犯錯的權力,願意動手做的孩子值得多鼓勵,即使做錯了!也可以讓他重來,從錯誤中學習是彌足珍貴的經驗。以六歲到十二歲的孩子而言,是工作態度與行為習慣養成很重要的階段,適時的規範與指導當然非常重要,但讓孩子知道「其實我懂你的心」也輕忽不得,唯有在心服口服之下,導正錯誤自然容易多了。

 有一句廣告用語:「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」,有時因為這份大人的求好心切,卻可能造成孩子莫大的壓力與困境,為人父母辛苦付出,卻不見得讓孩子真實受惠!我想父母親都希望兒女過好的生活,而學會生活能力,不「揠苗助長」,相信小樹會健康快樂的長成大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