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8月25日 星期二

學校進步的關鍵力量—談深耕學校組織文化

一、前言
學校組織文化是學校的價值體系,本身雖是看不透、摸不到,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,但是當你置身不同學校時,卻能立即感受到它們不同的氛圍;在同樣面臨教育環境的變革,不同的革新壓力對教師們卻會產生全然不同的因應。就如台灣近年來教育改革的各項議題,有些學校對課程創新等教育政策的接受力極高,不僅是體認政策的需要性,甚至全心投入課程與教學的設計與實施;但消極地堅守「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」信仰者亦所在多有,儘管教育改革漫天嘎響,學校依然只是虛應故事,甚而築起一道攻佔不破的心理藩籬,「上有政策、下有對策」地應付了事。
在面對教育改革議題的同時,許多學者提倡重視組織重建、組織再造、建構學校本位管理、學習型組織等諸多因應對策,充分表示要有效推動教育改革,除了要考慮政治、社會、經濟等學校外在環境因素外,學校本身組織變革的內在因素亦不容忽視,而如何改變組織文化,扭轉組織安於現狀的慣性或惰性,使組織文化更有彈性、更具反應力、更重視顧客需求、更重視服務與品質,來面對變動的環境,毫無疑問地是學校教育工作者必須勇於面對的課題。

二、組織文化的意涵
對組織文化的意涵解析,可先從「文化」的意義著手;大抵文化論者對此一議題主要分為二派說法:其一為文化適應學派,著重於直接觀察一個群體內成員的行為、語言及使用之實物等;另一為觀念學派,著重於觀察社會成員心中共有者為何(Sathe,1983)。依此演繹,組織文化的定義可分為四種取向:一是著重組織共享的規範、信念及價值;二是有關組織中的故事、語言及傳說;三是組織的典禮、儀式;四是組織中成員的交互作用系統(Robert & Hunt,1991)。
組織文化因具有多元的特性,因此,要瞭解組織文化的確切內涵並不容易。但若依其內涵從不同層次來分析它,實不失為一有效途徑,許多學者在探討文化內涵時也多將其分成幾個層次(Hoy&Miskel,1987;Schein,1985)。而其中又以Schein的論點最能涵蓋各學者的見解,Schein(1985)提出組織文化構成要素包括人造品與創造物、價值、基本假設,而且以階層的型態呈現,最上層的是人造品與創造物、中間層的是組織的價值、最下層的是組織的基本假設。以下分別介紹組織文化的三個層次:
(一)人造品與創造物
所謂人造品與創造物是行為模式和可觀察、接觸或聽聞的行為結果。它是組織文化最明顯的層次,包括藝術品的陳設、辦公空間的規劃、成員所使用的語言和行為模式、典禮、儀式、和故事等,是組織內明顯的物理環境與社會環境。
(二)價值
價值是組織文化屬於知覺的較高層次,可在物理環境中驗證,或者只能於社會共識驗證。所以「價值」常指組織成員用來判斷情境、活動、目的及人物評估的基礎,具有規範的意味,所以可提供組織成員行為的準繩,這些價值不一定有書面文字,但卻在成員腦海中,成為一種價值觀,能夠約束成員的行為。
(三)基本假設
組織文化的精髓是組織所擁有的一套基本假設,然而這一層次卻又具有不可見、理所當然的特性;因此,除非我們能長期深入剖析這種文化精髓所在的基本假設,否則便不能說真正了解一個組織文化。顯見,組織的基本假設具有潛藏性與不明確性的特質。

三、學校組織文化的研究取向
Schein對組織文化之理論,最大的貢獻在於將文化的內涵依其抽象程度來劃分、歸類,使研究者可更清楚看到組織文化的輪廓及架構,但同時也為實證研究帶來另一困境,即:可觀察程度與可解釋程度不可得兼,當可觀察程度愈高時,如人造品與創造物,則其解釋文化內涵之能力並不高;而最能解釋文化內涵的基本假設,卻又是「不可見的」、「高深莫測的」。因此實證研究者大都採取組織價值觀的測量來推論組織文化,其理由如下(鄭伯壎,民79;錢玉芬、洪英正,民79):
首先,深究Schein所提的組織文化之五項基本假設來源,乃借用人類學家對人類社會所普遍面臨的五大問題:(1)人類的本性為何?(2)人與自然的關係為何?(3)人類生活應關心的時間為何?(4)人類活動的型態為何?(5)人與人的關係為何?這五個問題即是五種價值觀之導向,以決定人們思考及行動的方向與順序,並解決人類普遍面臨的問題。
再者,五種組織文化的基本假設就是五種組織價值觀的取向,都是涉及人(或組織整體)對人性、對自然、對時間、對人際關係、對人類活動的基本看法,歸納言之,事實上只須用人造品(或創造物)及價值觀兩個層次就可以描述組織文化。
另以Schein所提之五種基本假設作為觀察價值觀之主要向度及內涵,以組織中的人造品及創造物為價值觀的外衣。這樣的結構也正符合Frondizi在其名著「價值是什麼」?中所主張的「價值不是獨立存在的,它的存在是一種寄生式的;價值在我們看來經常要依附在某種攜帶者、或價值對象上。」(黃藿,民75)。可見組織中的人造品和創造物即為組織價值觀之攜帶者,而其總體即為組織文化。

四、深耕學校組織文化的可行策略
釐清學校組織文化的探究觀點,學校又當如何深耕組織文化呢?筆者野人獻曝地提出下述策略:
(一)校長應構築學校發展願景,深植與傳遞學校文化,作為文化管理的學習型領導者
國小校長綜理校務,對校務發展之重要性不言而喻,就目前校長遴選採任期制度來看,一位領導人如何瞭解學校文化背景,依其任期研擬校務發展計畫,構築學校發展願景,深植與傳遞學校文化,自然是相當重要的工作。特別是不同創校歷史學校,其組織發展階段不同,則所需要之文化管理的型態也不同;而且不同的策略性課題,所需要關注的文化向度也會不同。因此學校校長,一定要有適當解讀週遭文化及次文化的能力,而此文化管理能力應來自於專業發展,而唯有透過學習型組織的建立,進行成員共享的學習歷程,自然可使學校內部與外在環境良性互動,並統整為學校共通的價值信念,蔚為優質正向的學校文化。
(二)重視學校蘊含精神特質的各項圖騰、儀式、典禮及慶祝活動,以營造人文化學習殿堂
舉凡校園內之環境,及一切可看閱的東西,從個人飾物徽章之製作,乃至班級教室之佈置、硬體建築,及任何典禮儀式的背後都隱藏著組織潛在價值觀;故學校教育人員須善用校旗、校徽、校歌、校史、頒獎儀式、校慶、畢業典禮等活動,宣揚學校所欲傳達的理念與期望,並傳達全體成員有關學校的共同願景,以激勵全體成員,追求成就動機,營造出人文化學習環境。
(三)重視學校特色建立,型塑學校品牌形象
一所為人喜愛的學校,一定重視學校開放空間的理念,不管是硬體的建築,或是環境的氣氛、文化。從校門口的佈置開始,給人溫馨受歡迎的感受,特別是警衛人員的親切招呼、學校環境的優雅舒適、師生歡樂的笑容、主動接待來訪者...等,營造便民的學校特色,是開放社會必然的趨勢,學校不再是關起門來辦教育的機構,凡事要以使用者為考量,不可以管理方便為取向,甚或大門深鎖,不與社區互動。很多學校內設置家長會辦公室、義工休息室、會客室、開放校園...,都是便民的措施,極易贏得社區家長的好印象。另外發展學校本位之教學特色,如台北縣柑園國中學校本位課程之創發,在教育改革浪潮高漲的時代,亦是型塑學校優質形象的不二法門。
(四)落實「知、行、思」教育行動研究,深層反省「學生為中心」之專業實踐
我們知道,學校教育之積極目的在適應學生,而不是讓學生來適應學校,就學校組織文化的內容而言,在學校建築、景觀、儀式、慶典、語言、行為規範、行政管理、教學歷程等價值觀與信念中,學校同仁以「學生為教育主體」所關注的程度,常會迷失於急功近利「泛明星化」的陷阱,所以學校特色發展變成一窩峰培養明星球隊、爭相發展傳統技藝的盲從。身為專業教師,更當以教師眼光作為觀察、反省與實踐「教育實際」為出發點,對於教育惡質化的現象進行批判,思考突破政治、經濟、社會文化之強力影響,本著「教師即研究者」的信念,對學校課程、教學方法、評量活動、學習情境、教師角色等主題,與教師同儕透過知、行、思教育行動研究歷程深入探究,使學校教學回歸以「學生為中心」之教育本質。
(五)妥善規劃教師專業進階,豐厚學校專業文化
就職業社會化的觀點而言,初任教師處於新生期歷程,夾雜著探索適應情懷,教師同儕與學生行為互動情形是專業承諾的重要影響指標;當教師經過幾年教學生活後,無論對於學校政策及教材教法都逐漸熟悉,教師覺得工作環境已不再有太大的挑戰性,造成成就水準與本身知能差距太大的衝突,即進入職業的平淡期。準此,配合服務年資妥善規劃教師分級制,使教師職業社會化歷程與教師生涯專業發展相搭配,應有助於教師從生澀、學習、到成熟的專業進階,以提升教學品質,建立教師專業形象,進而豐厚學校專業文化。

五、結語
組織文化是社會性的力量,它控制組織的行為模式,形成組織成員對意義及事實的認知,使成員對組織產生隸屬感。故而每一組織皆自有一套處理內外在環境變遷的基本假設,具有傳達組織核心價值觀,引導成員行為的功能,學校若能營造優質文化,建立一套明確的學校運作機制,以發展教職員工生「在學校內部做事方式」的信念,必能增進成員自我管理,奠立績效學校屹立不搖的根基。筆者從事國民小學基層教育工作二十餘年,深深體認組織文化猶如一種內化的規範力量,成員信奉的價值、不自覺的深層假定,都可能驅策成員對組織生存發展的相關事物投注心力;共有共享的組織文化也使成員與組織相互連結,此種歸屬感與認同感的滿足,能增進成員對團體價值與管理哲學的投注,使成員願意不計個人利害,對組織作忠誠的奉獻與承諾,而此種組織文化才是教育改革可長可久的穩固力量。